今天,我们要聊一个充满莱州乡土气息的传统习俗——“五月十三关老爷磨刀”。这句话,对于我们莱州的老一辈人来说,可谓是耳熟能详,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俗语,更是承载着我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
在农历的五月十三,老人们常说这是一个“雨节日”。如果这天能迎来一场甘霖,那便预示着往后的一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反之,如果天公不作美,晴空万里,老人们便会打趣地说:“这关老爷是干磨刀啊,磨出火星子了!”言下之意,这预示着未来可能会遭遇旱情。因此,在乡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五月十三的口头禅,比如“五月十三必降雨”、“大旱不过五月十三”、“该下不下,必有后怕”、“大旱三年,忘不了五月十三”,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老百姓对雨水的渴望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那么,这个“关老爷磨刀”的说法究竟从何而来呢?这要从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国大将关羽,也就是关公、关帝说起。民间流传着一个关于关老爷磨刀的传说。相传在宋真宗时期,旱魃作乱,致使盐池干涸,百姓苦不堪言。真宗皇帝求助于张天师,天师便请关帝降妖伏魔。关帝应召,与妖魔苦战七天,最终降伏了旱魃。天降甘霖,滋润大地,真宗感念关帝的神力,便将其册封为“义勇武安王”。因此,后人便将五月十三日视为“雨节日”,并认为在这一天向关帝祈求雨水最为灵验。
除了这个神话传说,其实关于关羽磨刀,还有一些外史记载。据说在魏蜀吴三足鼎立之时,关羽跟随刘备出生入死。有一次,刘备应曹*之约赴宴,而曹*暗中布下重兵,欲趁机除掉刘备。关羽洞察了这场“鸿门宴”的玄机,于是便在宴会帐外磨刀。巧合的是,此时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曹*看到关羽在雨中磨刀,以为这是老天在帮助关羽助威,便放弃了杀害刘备的念头,这才有了“关公磨刀”的说法。
关帝以其忠义仁勇、诚信名冠天下的高尚品德,数千年来被后人尊崇为“武圣人”,与“文圣”孔子齐名,受到海内外炎黄子孙的顶礼膜拜。后来,民间多选择在五月十三这天举办关帝庙会,祈求关帝显灵,逐魔消灾,普降甘霖。因此,也就有了关帝每年五月十三在南天门外亲自磨刀示威并降雨霖的说法。由此可见,关帝在民间信仰中的地位之深厚,影响之广泛。
在咱们莱州,五月十三正值麦收前后,是农忙时节。过去虽然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但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下面条改善生活,以示庆贺。这不仅仅是对关帝的敬意,更是对丰收的期盼,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习俗可能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但“五月十三关老爷磨刀”这个说法,依然承载着我们莱州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它提醒我们,要铭记乡土,传承乡音,将这些充满智慧和情感的传统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莱韵风华网•快乐生活•乡土乡音》栏目组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