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到农历腊月初八,家里的厨房都会被浓郁的米香、果香、豆香围绕着,母亲一边忙碌一边唠叨:“腊八腊八先生拉洒。”这个“拉洒”,在莱州方言里,就是“懈怠”的意思,意指腊八一过,年味渐浓,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家家户户,都开始放松,做事似乎也有些“慢下来”了。这样的场景,是很多莱州人儿时最熟悉温暖的年味记忆。
腊八节,是农历腊月里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又称“腊日”。这天既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节日,也是佛教的重要日子,纪念佛祖释迦牟尼成道。自先秦起,腊八节就在中国大地流传,既寄托着人们对过去一年辛劳的慰藉,也寓意着新岁平安丰盛的美好祝愿。
腊八节的重头戏,莫过于那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莱州人家在腊月初七晚上便忙碌开来,淘米、泡果、剥皮、捡拾、去核,每一样食材都承载着祝福与用心。到了夜深人静时,大锅被文火温柔地包围着,米粥慢慢咕嘟着,将糯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等山珍野果的甘甜融合在一起。黎明破晓,香气氤氲,腊八粥终于熬成。晨起的人们围坐一桌,长辈盛上一碗碗热粥,热气中溢满了家的幸福与新年的期盼。
腊八熬香千户暖,粥汤滋味万家和
除了腊八粥,莱州家家户户还有吃腊八饭、泡腊八蒜的习俗。腊八蒜用醋浸泡而成,色泽翠绿,香中带着酸甜,是冬日餐桌上独有的风味小菜。腊八饭选用糯米、豆类、肉类同蒸,粘软香糯,寓意来年团圆富足。
腊味盈门添雅趣,蒜香绕案庆新春
腊八前后,莱州的各校迎来学年尾声,学生充满期待地准备着寒假,老师们也渐渐松弛下来。腊八是告别辛苦、迎接团聚的信号,更是莱州人世代赓续的温情传承。正所谓“腊八腊八先生拉洒”,是庄稼汉对耕耘的喘息,是学子们对奋斗的告慰,也是家家户户对新春的憧憬。
腊八节先生洒趣,书声远学子飞心
一碗腊八粥,漫漫冬日情——腊八节,是莱州百草文化中最具烟火气、有人情味的节气仪式之一。年味就在腊八粥的热气里渐渐升腾,在“拉洒”的轻松氛围中渐行渐近,温暖着每一位归家的莱州人。
——《莱韵风华网•快乐生活•乡土乡音》栏目组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