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小品

欢迎您阅读:故乡情•过西赞

故乡情•过西赞

古国古邑古村落,古香古色古文明。

盛衰浮沉五千年,过西从来负盛名。

王河清波映明月,三山静夜听涛声。

渤海西北波浪阔,云峰东南似翠屏。

二杨巍巍参天立,七槐沙沙唱古风。

八堂赫赫方家富,十庙肃肃敬神明。

文武兼备三进士,太极神功国称雄。

商贩云集庙会多,村民长寿五谷丰。

代有名师英才出,故里人杰地亦灵。

神瑞和谐人齐聚,全村涵盖百家姓。

邻里和睦村风好,尊老爱幼辈分清。

诚信勤俭讲孝悌,崇尚美德是传统。

文教卫生样样好,世卫组织来取经。

改革开放再辉煌,父老乡亲喜盈盈。

沧海桑田话巨变,聚力共圆中国梦。

抚今追昔多感慨,游子难忘故乡情。

——方祥礼  2017.10

【作者简介】:

方祥礼,男,1948年生,莱州市过西村人。196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连指导员、营教导员、38集团军政治部干事、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等职。1989年授上校军衔。1991年转业于烟台市建筑质量监督局任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过西赞•故乡情》是作者逢过西村委编写过西村志时,有感而发之作。

故乡情•过西赞 第 1 张过西村南夜景

过西,据有文字可考的记载有三千多年,可谓历史悠久。过西,也是经济文化名镇,甚为繁荣。本文作者从过西的源头起笔,首先点明了其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名胜:背靠王河水,北依三山岛,西北临渤海莱州湾,东南望著名云峰山。接着,对过西村的历史名胜特点进行了一一概括:

故乡情•过西赞 第 2 张过西村北紧挨王河

 “二杨”,据老人说,在过西村西的方家大茔盘上耸立着两棵大杨树,大约是在明朝某年代栽种的,树干粗有七抱多,高有几十米,树干挺拔,枝叶茂密,出了掖县城向北一会儿即可看见树梢;在西海跑风船的船只,在羊角沟就能看见树梢,以它为目标向东北行船,不会迷失航向。平日里天上无风时,树叶也能无风自动,沙沙作响,很有韵味;刮起风来,树叶的沙沙声二里以外都可听见。

故乡情•过西赞 第 3 张1974年春天栽种的白杨树

“七槐”,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前,村子里从东到西有七棵要几个人才能合抱过来的国槐,树龄都在四百至八百年左右,最古老的一棵大约在七八百年以上,经历了四个朝代。树干中间虽已枯空,但仍枝叶茂盛,生机盎然。小孩子们常在上面和树洞里捉迷藏。如今,六十岁以上的人都还记得。

“八堂”是过西村曾经兴旺昌盛的方姓家族的八个堂号,“迪德堂”、“进德堂”、“修德堂”、“同德堂”、“芝修堂”、 “迪吉堂”、“升吉堂”、“乐善堂”。公元前六百九十四年,方、国两姓立村,所以方氏家族尤为庞大、显赫。至第十代,大约是在清朝咸丰年间,家兴业茂的方氏弟兄们(名字凡“竹字头”)不约而同为自己的家门起号立堂。

故乡情•过西赞 第 4 张保留完好的老祖屋

“十庙”是指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前,村子里的十座庙宇:三官庙、菩萨庙、药王庙、关帝庙、小关帝庙、土地庙、石庙等。

故乡情•过西赞 第 5 张过西村碑记

“三进士”有史料记载,过西村曾有北魏景明年间的熊衮、清朝嘉庆年间的方学诗、清咸丰二年的方筠考中过进士。生于清咸丰初年的方奠彤,于光绪年间中期(约1885年前后)考中武举人,光绪年间末期(约1891年)考中文举人,成为影响力很大的文武双举人。

故乡情•过西赞 第 6 张1949年过西完小第一届高级学生毕业留念

“太极神功”即指当代著名的武术家李经武,以及他所传授、培养的众多吴氏太极弟子。

故乡情•过西赞 第 7 张太极宗师李经梧在老家练功

故乡情•过西赞 第 8 张2010年9月27日,过西村参加莱州第七届市运会太极拳表演人员合影留念

“庙会多”一年当中,过西先后有二月二十九、四月初八、六月十九、九月二十九、十月二十四,五个庙会。故乡情•过西赞 第 9 张府前街的集市

“世卫组织来取经”1980年8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带领北非一些国家的卫生负责人到掖县参观考察,由国家卫生部部长汪一真亲自带队,对过西村进行了一次专项参观(联合国参观照片2张),并对本村102岁老人曾顾氏及许多户村民进行了专访,对过西村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故乡情•过西赞 第 10 张1980年8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带领北非一些国家的卫生负责人到掖县过西村参观考察

故乡情•过西赞 第 11 张1980年8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带领北非一些国家的卫生负责人到掖县过西联中参观考察

——《莱韵风华网•文心雅韵•诗歌小品》栏目组编辑



关键词:
  • 过西赞,故乡情
文章点评
风格选择
您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在样式面板中选择喜欢的颜色和样式。此风格选择器仅用于自行浏览时选择使用。
莱韵风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