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字:
您当前位置:古邑风情 >礼仪民俗 >浏览文章
璀璨的莱州民俗文化——中元节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6日 |文章来源:通和物业

中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别名鬼节、七月半、祭祖节、盂兰盆节、地官节等,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为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孝文化是其精神内核。

随着儒教、道教和佛教文化的发展,对中元节先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儒教是早在先秦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有孟秋七月的祭祀活动,珍贵的时鲜食品奉献给秋神和祖先,叫做荐新或秋尝。先人认为,主宰秋季的白帝,既是掌管收获之神,也是掌管刑杀之神,是中国的死神。古代中国处理死刑犯都是放在立秋后,所以叫“秋后问斩”。到了南朝,便定下七月十五为祭祖的日子。佛教《佛说盂兰盆经》记载,佛祖的大弟子目连见母亲在地狱中受罪,形销骨立,于是以钵盛饭菜送给母亲,母亲抓饭要往嘴里送,饭一到手就变成炭火。目连向佛祖祈求救母的办法。佛陀说,你的母亲生时谤佛谤僧,不信因果正法,所以受此饿鬼之苦。要在七月十五日拿百味珍肴、鲜果供养十方僧众,通过大家的法力使她得到超度。七月十五叫“佛喜欢日”,目连在这天供养僧众,解救了母亲。他为此感谢佛祖,还说应该让天下佛徒都可通过这种方式解救七世父母,佛祖同意了,这就是“盂兰盆节”的由来。道教有天官、地官、水官三位主宰人间祸福的大神,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三个月圆之夜分别是三位大神的诞辰,因而有“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之说。最终,中元节成为儒、释、道三家文化融合的产物。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东南亚和日本等地区也流行此节。2010年5月,文化部将“中元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民间中元节的迷信传说,七月十五这天,阎王要给鬼魂们放假,让他们回家接受子孙们的祭拜,有些孤魂野鬼没地方去,便到处流浪。因此民间便有了许多禁忌,如这天不许佩带红绳、风铃,不要游泳、不要靠墙、不能夜游,晚上不许拍照、不许吹口哨、不许直呼姓名等等,主要原因是怕流浪的孤魂野鬼附身。

中元节的习俗以前主要有祭祀祖先、祭祀土地神、放河灯等。在我们这个地区,人们一般在家祭祀先祖牌位,午后再带着祭品上坟送祖。在城里居住的百姓还会抬着能替百姓招福避祸、禳灾诸事的城隍老爷出游,届时彩车游行,伴以舞狮舞龙的,吹打的,踩高跷的,热闹非凡。

中元节的饮食一般是包子、水饺、面鱼和馒头等,再是各家各户还做“合意”,将参入鸡蛋和糖揉好的面塞进用木头板雕刻做成的“合意”卡子里,然后卡出象征着吉祥的鱼、虫、花等形状好看的面食,再放进锅里烙熟,孩子们很喜欢吃。

七月十五这个日子,对传统民俗中提倡的那些价值观,比如孝敬父母,追念先人,传承文化,促进邻里和谐,关爱弱势群体,和社会的价值观一脉相承,既有文化渊源,也有现实意义。只要积极引导,中元节仍然可以过得丰富多彩。有些迷信的禁忌和习俗,我们可以批判性地接受。

龙泉居士于2024年中元节








关注莱州通和物业微信

版权所有 ?2016莱州市通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鲁ICP备17045415号-1 Powered by 198life.cn